2020年11月23号晚,清华大学历史系倪玉平教授做客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“长风讲坛”,为学院师生带来了题为“清代财政的近代转型”的精彩线上讲座。讲座由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马光教授主持。
讲座中,倪教授指出,清前期的财政收入包括田赋、盐课、关税、杂赋等,但咸同时期,清廷内外交困,社会剧烈动荡,财政制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就奏销制度而言,咸丰以前的钱粮奏销、京饷协饷基本失效,户部无法有效地掌握全国财政大权;就租税结构而言,财政收入的主体由农业税转变为以厘金和海关为主体的工商税;就税收征收与分配主体而言,以厘金为代表的地方财政兴起,中央财政基本不能染指这一重要税收,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双强并立成型;就指导思想而言,清廷事实上抛弃了“量入为出”的理念而步入“量出为入”的阶段。由此,清代财政由内敛走向扩张,由保守走向激进,由传统农业型财政向工商业型财政转变。
倪教授认为,财政对于近代中国的走向极为关键。财政对于晚清社会的现代化,从武器到交通,从军工到民用,从管理到思想,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。可以说,咸同时期财政体系的近代转型,基本是内生性的,既受时局的重大影响,也是道光以降财政实践的自然结果,西方的影响反在其次。
讲座末尾,倪教授还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,对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常见的问题,如数据有效性、历史学与经济学、普遍性与特殊性、“人”与政治等进行了反思。最后,在师生交流环节中,线上有八九位师生提出了若干富有启发性的问题,倪教授对之一一做出精彩解答。
【嘉宾介绍】
倪玉平,1975年生,湖北汉川人,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,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。曾任美国哈佛燕京、UCLA访问学者,荷兰格罗宁根大学、日本中央大学客座教授等。“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”获得者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清代商税研究及其数据库建设”项目主持人、第八届教育部社科优秀成果奖获得者。出版Customs Duties in the Qing Dynasty, ca.1644-1911、《清代财政史四种》等学术著作,在《中国社会科学》、《历史研究》、Australia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。